体育新闻

站立式格斗赛事、站立式格斗规则

2025-07-25

站立式格斗赛事以选手全程保持站立姿势进行对抗为核心,禁止主动进入地面缠斗,注重踢打膝肘等站立技术。其规则体系因赛事类型和地区差异较大,以下从核心特征主要赛事规则要点及典型赛事案例展开说明:

一核心特征与规则框架

1. 禁止地面缠斗

  • 比赛全程需保持站立,若一方倒地则暂停比赛,待双方站立后继续。
  • 禁止主动使用摔法或地面降服技(如巴西柔术的锁技)。
  • 2. 允许技术范围

  • 基本技术:拳法(直拳勾拳摆拳)踢法(中高段扫踢侧踹)膝法(箍颈膝撞直线膝击)、肘法(平击肘斜劈肘)。
  • 部分限制
  • 头部后侧脊柱喉咙为禁止击打部位;
  • 垂直下击肘(12-6肘)倒头桩摔法抓握短裤/手套等属犯规动作。
  • 3. 得分与胜负判定

    站立式格斗赛事、站立式格斗规则
  • 10分制评分:裁判根据有效打击数控制力进攻主动性等综合评分,回合胜者得10分,败者通常9分或更低。
  • 终结方式:KO(击倒无法继续)、TKO(裁判终止)判定(分数领先)。
  • 4. 安全防护

  • 强制装备:分指拳套(4-10盎司)、护齿护裆;青少年赛事需穿戴护头护胸等。
  • 体检要求:赛前需提供15天内有效的心电图脑电图等医疗报告。
  • 二主要赛事类型及规则差异

    1. 自由搏击(Kickboxing)赛事

  • 规则代表:国际主流采用K-1规则(如重庆市青少年自由搏击锦标赛)。
  • 技术重点:允许拳腿膝组合,禁止肘击和主动摔法。
  • 案例
  • 2025年重庆市青少年自由搏击锦标赛
  • 按年龄/体重分6组(A组7岁–F组35岁),采用单败淘汰制。
  • 体重超标或未注册协会会员者取消资格。
  • 2. 站立特殊规则赛(Hybrid Striking)

  • 创新形式:融合多站立流派技术,定制化规则提升对抗性。
  • 典型案例
  • ONE冠军赛“站立特殊规则赛”(熊竞楠 vs 纳特·雅鲁萨克)
  • 只允许拳法,禁用踢膝肘;
  • 佩戴4盎司分指手套,增强攻防风险;
  • 允许转身鞭拳等非拳峰击打,技术开放性高于拳击。
  • 3. 传统武术对抗赛

  • 涵盖范围:散打推手咏春黐手搏击等(如香港国际武术比赛)。
  • 规则特点
  • 技法对拆需两人默契配合,禁止全力击打;
  • 按年龄细分11个组别(儿童4岁–老年80岁+)。
  • 三通用禁止动作与判罚

    | 犯规类型 | 具体动作 | 判罚后果 |

    亿万先生mr014

    |--|||

    | 危险击打 | 后脑/脊柱攻击垂直肘击喉部打击 | 扣分/取消资格 |

    | 控制类犯规 | 抓握短裤手套笼网 | 警告/位置重置 |

    | 禁用技术 | 咬人吐沫扯发插眼 | 直接失格 |

    | 防护违规 | 未穿戴护齿护裆 | 暂停比赛/判负 |

    四典型赛事规则对比表

    | 赛事类型 | 技术范围 | 年龄分组 | 特色规则 | 案例来源 |

    |--||-|-|--|

    | 自由搏击(K-1) | 拳+腿+膝 | 7–35岁(6组) | 单败淘汰制,体重严控 | 重庆锦标赛 |

    | 站立特殊规则赛 | 纯拳法(开放非拳峰击打) | 成人组 | 分指手套,三局三分钟 | ONE冠军赛 |

    | 武术对抗赛 | 散打/推手/黐手 | 4–80+岁(11组)| 技法对拆需配合,非全力对抗 | 香港武术赛 |

    五安全与合规要求

  • 年龄与健康:青少年赛事需提供出生证明,成年选手需签署《安全责任声明》。
  • 装备检查:赛前称重同时查验护具,未达标者禁赛。
  • 犯规处理:累计3次警告扣分,4次严重犯规直接判负。
  • 站立式格斗通过规则平衡安全性与对抗性,其多样化形式(从青少年分级赛到职业跨界战)持续推动格斗运动发展。具体规则需以赛事官方规程为准。